说到读书,依我看最重要的读者群应该是青少年。一来他们这个年纪就是专门用来读书的;二来一旦在学生时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成人后自然就会是一个有学养的读书人。按说学生天经地义就是读书的,可为什么我偏要写这个题目呢?那实在是因为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包括家庭教育都没有按这个天经地义的要求去做,绝大读数孩子没能在学生时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原因是今天的教育完全背离了正常轨道,不是在教学生读书,而是在教学生考试,不是在培育和完善人格,而是在拼命追求分数和成绩。
学生要不要考试,当然要的,要不然怎么能上大学。可是要说学生的一切惟有考试,那就有点过分了。再说,如果处理得当的话,考试与读书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只是很多学校、家庭,老师和家长没有认识到而已。就我当老师多年工作的实践看,大凡爱读书的孩子一般学业成绩都差不到那里去,相反,优秀学生当中喜欢读书的也不在少数。还有这些年高考方案和中学课程改革的思路都在鼓励学生读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或者进行探究性学习,这一点就更少有人意识到了,广大家长关心的仍是孩子卷面上的分数,至于孩子在学校其他方面的表现,尤其是否喜欢课外阅读,是否兴趣广泛,积极参加各项文体活动统统都无所谓。
一般来说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只抓课堂教学和考试成绩,在应试教育的路上越走越远,使学生疲于奔命。所以我写这篇文字就是想给我们彩田村的各位家长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学校的事我们管不上,但孩子在家里、节假日以及课余时间,家长是可以发挥作用的,关键看你有没有认识到读书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以及你是否愿意不遗余力地鼓励孩子读好书。当然,我这里所指的好书就是人们公认的经典名著。
教育在本质上就是教人学会读书的,西方教育有重视阅读教学的传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
我经常在报刊上看到这样的报导,一些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半天都不适应那边的教育。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阅读跟不上,书读得太少。《中国青年报》上曾刊登过“美国作业难倒中国老爸”一篇报导,说得是在美国上高三的女儿,经常拿到手的是大作业,比如公民研究,要求至少阅读5本参考书籍,写一篇5页左右的论文。要较好地完成这样的作业,不读书是不行的,甚至阅读量小了都不行。后来,这位同学只好在网上求助远在太平洋对岸的父亲,而父亲再怎么神通广大也不能代替孩子阅读啊。后来,为了完成这篇论文,那位同学一次就从图书馆借了10来本书。
还有一位名叫高歌的中国女孩,小学就开始在美国念书,等到高中早已习惯了这套教学,就是读书加写作。让我感到惊讶的是,高歌高中毕业时参加的一期读书夏令营,一个多月的时间,她总共读了不下100本书,而且都是正经八百的经典学术名著。她在读书夏令营的表现,为她最终被耶鲁大学录取增分不少。
美国布什总统在位期间,推出过一项教育计划:“阅读——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其目的就是进一步促进青少年读书。该计划对各类图书馆的任务都有详尽要求,不仅要尽可能提供外借服务,各个图书馆还有义务向学生提供阅读指导。
相比较而言,我们的青少年阅读量以及读书热情远不如人家。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学校和家庭教育剥夺了孩子们读书的权利,比如有学校就明文规定,自习时间不许看课外书。周末和节假日给孩子请家教或者补课的家长比比皆是,可很少听说有家长,鼓励孩子读书。显然,不管是英语夏令营、奥数夏令营,还是书画夏令营家长都乐意让孩子参加,可要说读书夏令营,未必有家长愿意让孩子参加。
说教会孩子读书比什么都重要,还有一个重要理由是读书对人生、对成才都至关重要,是考试和分数完全无法比拟的。培根说得好:“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我坚定地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我以为,只有当每一个青年都找到一本在他的一生中留下很深的痕迹的书时,才算达到了教育目的。”台湾有位图书馆专家说得就更形象,他说爱读书的孩子不大会变坏。说到底读书与人生与成才的意义,是因为书籍是人类最优秀的精神文化遗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的科学文化与人文道德营养。而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读书。为此我要在这里郑重地告诫各位村民,千万不要把考试当成孩子接受教育的目的,教会孩子读书才是最重要的。